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扶贫深处先扶“志”———青椒计划教育扶贫的乡村观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核心提示:大学毕业后,熊春艳离开家乡贵州,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每到周末,其他老师回了家,熊春艳一个人留在山上的学校里

大学毕业后,熊春艳离开家乡贵州,在湖南省平江县的一所小学担任教师。每到周末,其他老师回了家,熊春艳一个人留在山上的学校里,既要处理工作,又觉得孤单寂寞。

“压力很大,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想回老家。”熊春艳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名为“青椒计划”的项目。在网上,她可以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优质课程、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地,她的课程越来越受孩子们欢迎,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孩子们都喜欢这位熊老师,而在熊老师眼里,原本很难管的“熊孩子们”都变成了优秀的“熊宝宝”。

在熊春艳的家乡贵州,青椒计划已入驻,目前正在黔东南州的雷山县进行推广。该项目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沪江的“互+计划”等30多家机构联合发起,旨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老少边穷地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特岗教师、师范生定岗教师以及有需求的乡村青年教师提供一条广阔的成长道路。

中国有约330万乡村教师,如何让青年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多支持。作为教育扶贫公益项目,青椒计划的运行触及到了脱贫攻坚战中最难的问题——扶贫如何先扶志?

“触网”才有一切

“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学习,恍恍惚惚错过了两个月。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学习时,被丰富的课程和独特的培训模式所深深吸引。”贵州省雷山县雷山二中化学老师陆春昙说。

加入青椒计划,在互联网平台CCtalk上学习的陆春昙如同见到了知识的海洋。他沉浸其中,致力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融入网络社群。

陆春昙坚持学习了284天,他随时与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并接受业务培训,感觉“比我上班十多年继续教育学习的课程还多、涉及面还广,并且授课教师都是‘大咖’级别”。

今年4月,雷山县多名乡村教师参加了网络研修,课程包括好玩的数学、互+夏加儿美术、辣椒艺术、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创意写作等多项内容。

一部分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坚持不懈地打卡、上课、写心得、交流、互评,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还被赋予更大的责任。陆春昙也凭借着火热的学习热情,从一名“像一张白纸”般的普通教师升级为网络平台上的“助教”,经过学习,他逐渐掌握了平台操作细节、暖场步骤、PPT制作、授课老师对接、设备测试等技能。

青椒计划脱胎于友成基金会2013年启动的常青义教项目,目前已在全国19个省份实施,共有4487所学校的34015名教师参与其中,是初具规模的教育扶贫项目。经过多年实践,友成基金会认为,通过互联网手段,为乡村教师垂直群体做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这也是青椒计划的核心业务。

互联网课程只是青椒计划的一部分,教师们通过参与项目,开展充分的交流和学习,形成了社群互动。当他们深入参与,自己也成为了服务社会的一员,可以帮助更多人。

政府是主导力量

雷山县是国务院扶贫办的定点帮扶县,友成基金会的主管单位也是国务院扶贫办,因而帮扶力度很大。除了青椒计划,友成基金会此前曾将玫瑰种植、加工产业引入当地,并从山东引入“扶贫车间”模式,该基金会的主要品牌项目如小鹰计划、电商扶贫等都会进入雷山县,可以说是提供全方位的帮扶。

雷山县总人口15.7万人,是个“人口小县”。该县秉持“小县办大教育,弱县办强教育,穷县办富教育”的理念,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副县长周骆斌表示:“今年是冲刺整县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我们把教育扶贫作为‘拔穷根’的关键。”

仅靠存量资源的盘活是难以做到的,引入外部资源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为青椒计划进入雷山提供了坚实基础。

去年10月,青椒计划在雷山县正式启动。全县专任教师共有1245人,截至目前,吸引了1164位教师报名青椒计划,共有584位教师参与,参与度接近47%。

如果不是政府的助推,一个公益项目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数据。政府扶贫部门的渠道系统为青椒计划进入各地铺平了道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尤其是基层政府实质性的助推,是项目规模化的最大助力。

青椒计划的另一个实施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更为典型。该项目在当地几乎得到了全域支持,截至去年年底,三门峡市共有6572名教师报名参与课程,主动反馈分享的活跃教师数量达到5068位,占比77%。不少教师以“如饥似渴”来形容自己学习的状态。当地330余所学校几乎全都在与互联网教育“触电”。

在雷山县,项目起步不到1年,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该县教科局教研室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大该项目在当地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优秀教师予以表彰。

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透露,针对雷山县的具体情况,或将引入更多教育资源,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高阶段的学生,有望全面提升当地教育发展质量。

贫困地区要有“接盘”能力

随着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乡村学校“触网”的硬件条件逐渐完善,然而,“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进入,在当地并非那么通畅。

公益机构阳光书屋负责人高任骋跟随友成基金会在雷山县考察后,惊讶于当地“从基层教师到领导干部,对改善教学质量、解决教育平等问题的热忱愿望”。然而,与此相悖的是,雷山县的教师们在互联网平台的活跃度不够,有一段时间,只有寥寥十余人参与平台学习。

“信息化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互联网+教育’的认知不够。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雷山县教科局教研室负责人总结说,“很多人还停留在专家、名师线下讲座的陈旧形式。”

这恰巧命中了脱贫攻坚中的深度难题——当优质资源不断地被输送至贫困地区,当地是否有“接盘”的能力?从雷山县的案例来看,扶贫先扶“志”和“智”是最重要的。

即便有强烈的热情,陆春昙也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掌握平台学习方法。他越学习越有一种“心急火燎”的感觉,希望身边的老师们尽快“触网”。他精心制作了PPT,内容包括下载软件、注册登录、网络打卡、学习优质课程、互动交流等,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为当地教师提供“手把手”的培训。

改变传统、陈旧的思维方式与意识,这需要时间。为了让乡村出现更多“陆春昙”,友成基金会、凯迪拉克与沪江“互+计划”联合推出了“小狮子计划”,通过定向捐赠与众筹,每年投入约700万元,设立乡村教师奖励金,开展一年一度的评选颁奖,激励积极参与的乡村教师。

今年7月,陆春昙、熊春艳等首批入围“小狮子计划”优秀学员榜单的102位乡村教师将相聚北京,参加专业课程、城市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入选百人优秀学员榜单的教师,将获得表彰。据了解,项目每年奖励1400位教师,其中400名每人奖励1万元;1000名每人奖励3000元。

“奖励与示范可以带动更多乡村教师投入‘互联网+’的大潮,进而迸发出更强大的职业生命力。”友成基金会副秘书长苗青说。

》相关新闻

让乡村孩子“美”梦成真

本报讯(记者顾磊)6月28日,益教室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双师课堂”共建行动在清华附中启动。活动透露,今年下半年,该项目面向全国832个贫困县进行推广实施,通过“双师教学”平台,让广大乡村学校师生共享城市的优质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以及专业院团的艺术专业教学资源。

益教室中小学艺术普及教育“双师课堂”共建行动是由专业艺术教育研究机构联合城市地区中小学、国家级艺术专业院团和公益组织,推动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有益探索。益教室应用其创新的“P+1”美育教学模式,携手清华附中优质艺术课程及师资,联合中央芭蕾舞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等专业院团,倡导越来越多的国内优质艺术教育力量,探索解决我国乡村艺术教育普遍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2015年至今,益教室先后在河北滦平县、北京怀柔区、北京房山区、广西凤山县、江西于都县开展县域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建立艺术教育测评标准供教学参考,联合教育专家,以全国县域为样本,推进艺术教育美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影响研究,通过3年的试点实践,取得了教学、测评、研究等一系列成果。记者 顾磊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