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慈善文化进高墙 痛定思痛改前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23  来源:慈善公益报
核心提示:河南省林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慈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庙堂等活动的同时,又把慈善阳光雨露送入高墙,教育和引导鼓

 河南省林州市慈善总会在开展慈善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庙堂等活动的同时,又把慈善阳光雨露送入高墙,教育和引导鼓励看守所在押人员弃恶从善,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此举,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映和广泛赞誉。

    去年以来,林州市慈善总会与看守所共同商定,把慈善文化作为在押人员人性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慈善人士到看守所给在押人员上慈善文化课,做心理慰藉辅导。

    另外,还从社会上选拔聘请了文化资深人士到看守所专门从事慈善文化教育工作,在看守所办起了《曙光》小报,布置了慈善文化展厅,开办了慈善文化讲堂,创作编印了《继往开来铸辉煌——林州市看守所46年无安全事故掠影》大型画册。

    看守所还为每位在押人员发放了本和笔,激发大家学习慈善文化的热忱,鼓励大家写心得、净心灵、塑新人,修身养性。还组织大家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开展文学创作,写诗绘画,给予公开展出。

    每逢重大传统节日,还向监所发放彩色粉笔,供在押人员办慈善文化黑板报,适当时候还举办慈善文化创作比赛。同时,看守所还注重改善在押人员的生活,及时为他们防病治病,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人格尊严,大力表彰那些在监所内尊老爱幼,帮助他人,争做立功表现的在押人员。

    这些具有慈善意义的人性化教育活动,使所有在押人员倍受感激,深受鼓舞,慈善文化在高墙内显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

    今年4月11日,一位名叫郑君(化名)的在押人员,通过看守所长常建林给林州市慈善总会领导写信,渴望能看到一些慈善书籍,深入接受慈善文化教育。林州市慈善总会会长翟建周闻讯后,当即安排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带上《爱的回音》《点燃》《林州慈善工作实践与探索》《慈善日记》等17套300多本慈善书籍和5条被子,送到看守所,发放到了在押人员手中。

    时隔两天,郑君所在的B6监室上至77岁,下至22岁的17名在押人员,又通过郑君给慈善总会写来了题为“痛定思痛改前非,悔过自新献爱心”的感谢信,并向林州市慈善总会共计捐款111元,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示爱之举。看守所领导当即表示,要把B6监室作为一个接受改造的榜样,号召全所在押人员向他们学习,进而推进看守所的慈善化、人性化教育管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感化看守所的在押人员及其亲属共同做好监管工作,林州市慈善总会还与看守所认真调查,详细摸底,根据在押人员犯罪情况和接受改造的表现,选择了部分特别困难家庭的在押人员,入户进行救助慰问,送去救助金和生活急需用品,深深感化了在押人员和他们的亲属。他们一再表示,感谢政府和慈善总会对其超乎异常的关爱和照顾,不仅要革心洗面,改恶从善,自觉接受脱胎换骨的法制教育,更要以爱出者爱返的行动,争当好人多做善事,不辜负党和政府及慈善组织的真诚帮助和厚爱。

    李银录 本报记者 王 杰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