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益:远程支教助力“均衡”

   2017-12-07 人民网0
核心提示:赵婷玉提到“支教”,脑海中往往浮现这样的画面: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数天或数月数年,给山村里的

赵婷玉

提到“支教”,脑海中往往浮现这样的画面:志愿者们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数天或数月数年,给山村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笑。而近年来,“互联网+支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支教形式。前不久,在北京鲁迅故居的小四合院内,著名儿童文学家、“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就通过远程直播平台给全国114所平安希望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一堂形式新颖、内涵丰厚的经典文学课,带领乡村孩子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感受“故乡”的文化与魅力,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改变乡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师是关键。然而,不论是大学生来去匆匆的“暑期支教”,还是志愿者断断续续的“周末支教”,都存在路途遥远、教学分裂、效率不高等问题。超时空、跨地域的“在线支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突破传统支教、解决乡村教师和课程资源短缺、弥补教育不均衡的一种有效方式。

如今,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投入和公益爱心人士的捐赠帮助之下,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普遍得到极大改善。有了电脑网络设备,搭建起线上视频教室就不再是难事。就目前的实践看,如何保证一支优秀稳定的志愿者教师队伍、如何增强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如何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反馈,是在线支教乃至整个远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远程支教通过互联网,为偏远山村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也为志愿者和孩子们搭建起一个快速便捷的桥梁。未来,希望更多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人投身远程支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7日 18 版)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公益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