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公益事业 » 正文

全球公益:“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在京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9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2017年09月08日 17:32:39来源:新华网图为大赛学生畅谈“探知未来”图为“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启动
2017年09月08日 17:32:39 来源: 新华网

图为大赛学生畅谈“探知未来”

图为“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启动现场

    9月8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2017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启动仪式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白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巡视员王良、三星电子大中华区产品战略及研发总裁王彤、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剑、中国科技馆馆长、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殷皓以及来自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大赛启动仪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柳先生主持。

    2017年大赛升级再起航

    大赛自2013年开始在中国落地,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共同发起。赛事旨在面向未来、促进青少年科普创新和实际应用,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在大中院校及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赛事和优质的中国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本届大赛由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承办,中国三星独家公益支持,公益合作组织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全国共设15个赛区。

    据介绍,2017年大赛在前四届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与突破,既有传承又有改变,加强了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应用,内容也更加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实际。今年的赛事分为“创意作品”及“科普实验”两大部分,下设“未来教育”“未来出行”“火星探索”“风能利用”四个单元,全方位考察青年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届时,15个省市的科技馆将同时拉开大赛帷幕,从9月的初赛开始持续开展四个月,充分发挥科技馆教育的特色,促进大赛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也让更多热爱科技的青少年有与老一辈科学家亲密接触的机会。

    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介绍希望工程实施28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从为农村小学和青少年提供物质帮助的“救助”模式,全面升级为关注精神层面的“发展”模式。在开展希望工程公益项目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大赛、艺术表演、体育比赛等多元化的资助模式。中国青基会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大赛活动,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普实践、科技创新,运用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综合能力,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为中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社会大众科普教育贡献力量。

    为创新中国培育年轻人才

    大赛旨在让中国青少年们通过大赛平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知识及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从而帮助青少年“培养创新意识、拓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大赛是一个连接中国青少年科技梦想与未来的重要纽带,在兼具趣味性与挑战性的比赛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中国三星作为大赛的独家公益支持单位,鼓励更多青少年投身于科技领域。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方今顺表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当下创新中国的重中之重。而三星持续关注中国青少年成长,把‘创新是生存发展之本’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植入大赛,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将科普运用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利用科技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中国三星始终坚持将“创新基因”与“公益项目”深入结合的理念,从2003年以来,致力于教育支援、社会福利、农村支援、环境保护四大领域,在教育、科技、体育等多个方面支持和帮助中国青少年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为创新中国培育年轻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公益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公益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