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战略发展 » 正文

日资:战略布局中国商业地产之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2  来源:民兵智库
核心提示:在华投资格局的转变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日资财团,在当下中国持续的调控下,却似乎把眼球瞄向了中国的商业地产。2011年,杉杉集团
 在华投资格局的转变

经历过房地产泡沫的日资财团,在当下中国持续的调控下,却似乎把眼球瞄向了中国的商业地产。2011年,杉杉集团宣布,将与日本财团伊藤忠商事联合建造浙江第一高楼——宁波中心。同期,杉杉集团与日本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宁波杉井奥特莱斯商业广场正式开业。

同年,三井不动产还在广州正式宣布成立子公司,子公司以资本金3000万日元、员工6人开始启动。成立之时三井宣称,主要是以获得华南地区更多的商业机会为目标。事实上,没过多久,三井就与深圳星河集团进行了商业地产方面的合作。

日本的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商业这一主体来运作,然后通过商业反过来控制产业的,同时它背后也是和金融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商业地产布局,其实也是为其整个进入中国市场做基点。

我们知道,在华的日资企业现在有四万多家,很多都是这种合资、合作方式,但独资也越来越多了。最开始日本企业的战略是利用中国的人力资源进行加

工组装,再把产品卖到全球各地,对中国市场本身并不十分看重。因此过去的二十年,它们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全球化分工,利用了中国的劳动力。然而,现在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竞争了,而主要是渠道竞争。而且,日本渐渐开始注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因为它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很大,而全球很多地方经济又不景气,唯有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但现在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一些瓶颈,即生产企业都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渠道才能进入市场里面,另外,有很多的产品都需要中国这些渠道商、代理商,比如说国美电器,就代理很多的电子类产品。

日本的产品渗透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包括中国的纺织品,有很多都是日本的面料在中国加工而成的。日本企业实际上是站在了后台:很多商品贴的是中国标签,实际都由日本提供的零部件组装。

另外,从战略角度来讲,日资企业的竞争目前也集中在在渠道这一块,消费终端把握了以后,整个链条就打通了。因为日本企业无论在原料供应还是生产体系、物流体系的建设方面都已经做得很好了,那么,下一步最主要的就是消费的物流体系——渠道体系和它的消费终端。

也就是说,日资在制造业上的投资已经饱和了,现在主要是向服务业,包括金融、商业地产,这个方向走。因此,日本对华投资的格局已经转变过来了。

因此,不光是三井不动产,其他日本企业对产品销售终端都越来越重视,而且在加快这方面的投资。其实建商业地产,也等于是他们在中国建商圈的一个套路。

 
财团体系的投资优势三井不动产一般都是带着合作伙伴一起来中国投资的,比如它和杉杉的合作,只是想借助中国杉杉在全国的渠道。同样,作为第一劝银财团核心商社的伊藤忠商事自然也是看中了杉杉的渠道。所以,中国企业一般都是独资,想自己当老大,而日本企业一般都是寻找合作伙伴,把上下游连接起来,然后再掌握整个盘子。另外,中国的企业往往比较孤立,商业、产业和金融分离,搞商业就搞商业,搞产业的就搞产业,搞金融就搞金融,之间没有持股关系;而日本的商业、产业和金融是相融的。比如三井不动产,它实际上跟很多的企业都有关联,背后的很多持股方都是金融机构,所以,表面上看是商业资本,实际是金融资本。如果分析三井不动产的股权结构,会发现很多都是大型金融机构,所以要扩张的话就不缺弹药。特别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低价把手里的产业转出去,它就可以借机接过来。像当初中日合资的一些企业,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由于中国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很多都变成日本独资企业。目前中国经济的很多方面,包括地产,危机已经显现,这正是日本下手的时机。日资在中国活动有很长时间,并不轻易下手,一旦中国出现危机,它们就可以把合作伙伴的资源全部拿到手里。
目前,三井在加大中国商业地产的布局,但另一个日本的房地产企业森大厦,2010年年底把上海非常知名的环球金融中心出售了。这两个行为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森大厦做的是楼盘,实际上是物业投资,而三井不动产搞的是商业投资,这是两个概念。物业为什么要卖掉,因为已经分析出了中国地产有泡沫,想尽早获利出局。的。森大厦是做地产的公司,有点像美国式企业,反正就是获利走人,主要是赚取利润差价。和三井那种种财团体系公司的做法、战略方向是不一样的。而三井不动产整个体系是跟三井财团捆绑在一起像三井不动产这种财团式的公司,主要是做长期布局,吃的是长期收益,并不是靠房地产涨跌来获取收益的。真实的日本“房地产泡沫”

中国房地产本身的泡沫跟日本还不一样,日本有强有力的经济体支撑。当时日本的泡沫是怎么出来的呢?实际上它向海外扩张的时候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海外了,当时日元升值,升值以后日元更值钱了。日元值钱以后回过头去海外收购大量资产,也就是有钱可以向海外扩张,而不需要在内部赚钱了。

实际上这并不是泡沫,是日本借机把高价的日元换成美元以后,进行海外扩张去了,所以把国内的经济压下来了。当它的钱出不去的时候,全都堆在日本了,然后就把整个房价给抬起来了。

中国现在是什么问题呢?中国现在是钱并没有出去扩张,也出不去,都给堵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游资往哪放?你说会一下垮下来吗?它也无法垮下来,因为钱总得有地方放,不然放在银行也不妥,这些人不着急把钱撤出来,有很多房地产商现在还扛着。

一个是前面赚到钱了,一个是现在钱也没地方放,所以就去炒黄金。所以,很多房地产商都在扛着呢,我不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会出现像日本那样的大幅度变化,因为钱出不去。

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已经有意识地去清理债务,但是一清理中国的银行也死了,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已经把银行给绑死了。

中国前段时间有点疯狂地发展房地产,现在我认为有很多在建或者计划要建的项目已经搁浅了,基本上是这种形势。

日本自从泡沫被挤出来以后,房地产基本上就平稳了。大家的心态都平稳了,自然这个价格就稳定了。当初价格跌到最高点的三分之一,后来又回到二分之一,基本上在泡沫二分之一的价格中平稳这么多年了。所以,我觉得它已经是很成熟了。

所以,中国现在即使有泡沫,有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下跌,我觉得也没有必要故意去调控,应该让市场发挥作用,然后等待它再回到一个平衡点。一般中国的调控很多用的是行政手段,而日本没有用什么限购手段。

我觉得行政手段还可以继续再变化。比如说如果在跌了,限购这一块就可以放松一点。中国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组合拳对房地产进行调控,避免出现大的起伏。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是中国未来要注意的。

同时,房地产下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就是说前一段时间房地产商圈钱太厉害了,老百姓真正买房的人实际上交了不少钱给他们,现在也应该让他们吐出一些了。

之后让他们平衡到一个点,这样对社会各方面的稳定都有帮助。我觉得房地产是可以调控住的,但是受控的范围要把它做好。

但是,绝对不能够轻易清理债务,一清理债务,产业链一破碎,就会出现大的危机了。

银行资本和房地产债务之间的关系不能随意清理。日本当初即使出现了大的危机,在有泡沫和房地产暴跌的时候,因为与财团关联的企业投资很多,政府也没有去随意清理债务,一旦清理,当时日本就会出现大问题。因此,当初日本是金融和产业捆绑在一起的,他们没有进行清理,慢慢就让自身不断进行消化。

 中国金融资本应接管产业

借外资唱空中国、外资出逃的机会,中国的金融资本应该尽快接管中国的产业。我们被美国那些搞经济的人左右了大脑,他们给我们灌输的思想是金融和产业要分离,如果不分离金融就会有风险。实际上这是华尔街的想法,是那种游资的想法,他们才会去搞这种产业和金融分离的事情。

在日本,产业、金融和商业是结合在一起的,金融公司是可以持有产业公司股权的,但是在中国是不行的,是学了美国那些东西以后制定法律不允许金融公司持有产业公司的股权。

所以,这次外资撤出中国的时候,金融公司手中那些没地方放的钱不要再放到房地产了,而要进入中国的产业——高端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

在外资撤出的时候中国应该尽快将自己的产业整合起来,利用金融资本对这个产业资本和创业资本进行整合,然后排挤外资,把被外资拿走的那些原来产生利润的东西拿回到自己手里。

  

日本当初把外资排挤出去以后,就形成了内部资本的循环,然后获得了更多的利润。我们现在只获得了加工的利润,把中间物流的利润还有很多其他利润都让给外资了。如果外资撤了,我们就可以让自己的金融资本,包括民间资本进入。

其实,让这些民间资本形成合力,让民间资本发展起来去接管这种产业,然后把外资排挤出去,才是我们正确的应对之策。

最后,我的建议是不要实施西方式、外科式、手术式的治疗,要用中医调理的方式。西方外科手术式的治疗和化疗,揭掉癌症的器官,进行辐射虽然可能当时让病人感觉又活了几天,但人肯定是死定了。但是,中医治疗有可能会化解,利用激发自身的抵抗力来化解这个癌症细胞,最后还有可能活。(本文摘自《财团就是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