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 » 领导艺术 » 正文

全球商学院:为何中国人大多缺乏概念思考的能力?(荐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0  来源:予东田圃
核心提示:◆◆◆文化差异OR思维差异如果你对一个中国人说“我觉得你不自信”,中国人通常的反应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和侮辱,会反击说“你

 ◆ ◆

文化差异OR思维差异

 

如果你对一个中国人说“我觉得你不自信”,中国人通常的反应是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和侮辱,会反击说“你以为你就很自信吗?我看你也不怎么样?”。

 

如果对一个西方人说“我觉得你并不自信”,他的反应往往是:“我哪些行为是不自信的?”,或者进一步探讨:“判断一个人自信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观点OR事实

 

这两种不同的反应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产物。

 

在汉语思维看来,“你不自信”这句话就是一个事实,于是感到自己受到了攻击。而在英语思维看来,“你不自信”只是一个语言判断,是一个主观看法,并不是事实。

 

对这句话进行证明,既要例举事实,还要确定标准。也就是说,西方人潜意识中没有把语言等同于事实。在他们的思维习惯中,语言与事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中国人往往将二者混淆起来。

 

比如,中国人喜欢在门上贴上福字,认为这个字本身就等同于福气。中国的商人喜欢花高价买包含了“8”字的车牌号和手机号,因为他们认为“8”的谐音是“发”,拥有了“8”字的车牌号,自己就能“发财”了。

 

而在西方人看来,语言文字与事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语言可以随便说,文字可以随便写,但事实是岿然不动的王者。这也是西方人言论自由的信心基石:既然事实是不可被扭曲的,那随便你说呗!

 

经验OR论证

 

这种思维上的巨大差异,表现在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比如有一个人宣称自己是一个卓越的人、是人中龙凤。那么西方人就会提问:卓越的标准是什么?人中龙凤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证明你符合这个标准?

 

而中国人往往就将语言等同于事实,什么话说多了,就成为了事实。比如,只要一个人胆子大、脸皮厚,不断的自我吹捧,就很可能获得声望。

 

事实也是如此,中国社会有很多文化名人并没有什么学术成果,仅仅是敢于自我吹捧和自我炒作,就获得了名望。

 

那么,汉语思维的这种语言与事实混淆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与汉字的结构有关。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比如汉字中的“飞机”一词,就是一个经验化的描绘,即“会飞的机器”。

 

这个描绘有没有错呢?

 

并没有错,但是很模糊,“飞艇、风筝、火箭、导弹、直升飞机、飞船”都是“会飞行的机器”,因此,“会飞的机器”可以指代很多东西,并不一定就是plane。

 

这种模糊的词并不是概念,而是集体表象(原始思维的语义单位)。

 

所以,当中国孩子看到“飞机”一词,他就会马上形成一个字面理解:“会飞的机器”,而这个理解并不是概念层面的理解,而是经验层面的理解。

  

字母文字之于概念思维

 

字母文字有利于形成概念思维

 

我们再来看看字母文字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概念思维的?在英文中,“飞机”并不是“fly machine”,而是一个字母编码:plane!英语国家的孩子看到plane这个词,并不能形成“经验化的理解”。要理解这个词,孩子必须追问:这个plane所包含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事物要符合哪些标准才能叫做plane?

 

于是plane作为一个概念所包含的信息就被孩子记住了:

 

1,它是滑翔起降的;

 

2,它具有固定机翼;

 

3,它的飞行比重重于空气;

 

4,它是由机械动力驱动的。

 

符合了这么几个标准,这个东西就可以称为plane。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概念思维。 

 

拥有概念思维能力的人,他面对任何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判断)时,他本能的就会去思考其所包含的标准是什么?

 

比如,面对一个自称是“神医”的人,那么持概念思维的人就会想:“神医这个概念是否存在?有没有普遍性的评价标准?”、“如果有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此人有何证据证明自己达到了这个标准?”。

 

这种思维能力和习惯,是一个人具有深入思维能力的基础。但是汉字体系不支持这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汉字这种文字结构素决定的。

 

汉字中所有的词都是“描绘性”的组合词,都是对经验的描绘,无法形成概念与感官经验的分离,也就无法完成从原始思维到概念思维的升级。

 

汉语思维之误

 

由此可见,中西方人思维差异的核心就在于是否使用概念。

 

概念,是被定义的符号,也是一个思维虚构的东西。概念既可以用来指代经验中的事物,也可以指代思维中的事物,甚至可以指代不存在的事物。

 

概念思考是把语言和事实分成了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通过一个“桥梁”相连接,泾渭分明。那么这个“桥梁”是什么呢?就是“界定概念的标准”,在概念思维中,所有的语言都要通过一个桥梁(界定标准)连接到事实;同时,所有的事实也要通过一个桥梁(界定标准)与概念相连。

 

汉语思维的重大缺陷,就在于无法区分这两个世界。所以,汉语世界的人可以放心的吹牛说大话,也可以任意的虚构一些假概念,因为二者不需要相互印证、相互证伪。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不进入概念世界,就看不到普遍性和一致性,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解读就永远是“矛盾的、多变的”。比如,面对“水往低处流”这个自然现象,如果我们不建立诸如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等概念,我们就无法对这个现象进行概念化的解读。

 

我们就只能找另外一个具体事物来解释这个现象,于是就形成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种“汉语规律”,也就是所谓的“辩证智慧”。

 

将人与水进行类比,这不是可笑吗?不是同一类的事物,怎么能进行类比呢?所以,所谓“辩证智慧”其实是一种原始思维的表象,一种仅在经验世界“找规律”的必然结果。 

 

科学精神的基础

 

概念思维是科学精神的基础

 

柏拉图说过,感官经验的世界里没有稳定和永恒,只有无尽的流变;一致性、普遍性、必然性只存在于概念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感官经验的世界只是概念世界的模本。

 

作为一个哲学家,柏拉图所使用的是诗性的语言,不一定经得起科学的检验,但是他所指出的文明的方向是对的。

 

使用概念思维的民族,坚信普遍性和一致性的民族,才能通过“理性的窄门”(康德语),到达科学的世界。而各种原始民族都被各自的“传统智慧”所拖累,陷于矛盾的经验世界无法自拔,导致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  

 

汉字在传播一些简单的信息方面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比较高效。但是这种文字对于一个人建立起概念化思维能力是极其有害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想真正进入现代文化,掌握概念思维的能力,就必须使用字母文字。这样才能从思维工具上将语言与事实经验分离开来,从而避免语言的腐败,进而推动概念思维能力(知识创造力)的发展。 

 

思考

 

多数西方国家在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有Criticalthinking(审辩式思维)及其skills(技巧)的相关课程,中国可能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过“三段论”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urriculumdesign and development(课程设计和发展)在国外是一个专门而严谨的学科,国外大学也有这方面的专业研究和人才培养。而中国似乎很少提到这个行业,学校课程似乎都靠经验和传统,教材的选择和改版甚至不一定全靠学科专业人员。(资源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学院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学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